推广集团化办学促教育均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都市锦江区江家堰小学校长 姚晋

  我校是锦江区较为偏远的涉农学校,近几年在教育均衡化的大背景下得到了较大发展。我们期待着在新一轮的教育发展机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政策扶持。目前,学校经费保障、师资配备、教研指导等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支持,我们正思考怎样使学校有更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变。

  在很多教育发达地区,教育集团化办学正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杭州市提出“区域教育要提高品质,不要‘爬坡式’的,而是需要‘电梯式’的快速发展”的思路,给我们带来启示,即通过集团化办学迅速提高区域内发展中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2002年以来,我区启动了“由强校输出品牌、师资和管理带动薄弱学校和新校发展”的“链式教育联盟办学模式”的探索。目前已成功摸索出“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企”等办学模式,通过“风貌改造、对口挂牌、干部挂职、骨干互派、点对点指导”等方法使发展中学校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我区已形成了以成都七中、成师附小、成都三幼等优质教育资源牵头的各学段链式教育集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满意度的提高和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那么,在国家教育发展思考中,能否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应用集团化办学的形式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在区域内探索集团化办学,至少可以帮助像我们这样的薄弱学校解决3个问题:一是师资流动和提高的问题。教育集团各分校或校区之间的教师流动,更容易为教师接受,同时也更有效地保证了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的均等。二是解决社会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问题。一所名校的成长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磨砺和积淀,集团化办学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辐射和扩张,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的需求。三是解决薄弱学校发展的瓶颈制约。当硬件建设和经费保障到位以后,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学校发展最需要的。教育集团化可以帮助薄弱学校从名校那里有选择地移植学校文化和管理思想,从而使办学质量获得迅速提高。

  如果国家在《规划纲要》中有这样的思考和政策保障,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尝试教育集团化办学。锦江区目前的职教中心、早教集团及中小学等链点学校在全区学校中覆盖面在40%左右。我区还将进一步加大校际间“发展共同体”的探索和推进力度。但这些探索都仅限于本区域内,试想如果成都有北京史家小学分校,绵阳有成师附小分校,那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更大范围内的集团化办学尝试有3点作用:一是增进区域间的教育经验的推广和交流。目前我国教育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验交流日渐增多,但教育集团内部的交流可能更全面、更富实效。二是更有效地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较大范围的集团化办学,可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使高等教育生源的差异得以缩小。三是促进更大范围的教师流动。目前区域内教师流动靠的是“同城同酬”的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流动就非常困难了,但教育集团化办学更便于不同区域间教师的流动和交流。

  期待国家能建立相应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教育集团内学校相应的责、权、利,保证参与学校都能实现互利双赢,真正实现通过集团化办学,来提高较大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教育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